阿里合并云智能的背后:并非什么新鲜事

2018-11-27 14:22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长安事

昨天,双十一之后的阿里迎来重大架构调整。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将兼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陈丽娟带领的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进入集团创新业务事业群。

阿里CEO张勇在发给全员的公开信中说,阿里过去几年在实施中台战略过程中构建的智能化能力,各项智能相关业务将全面和阿里云相结合。构建数字经济时代面向全社会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技术基础设施。

早在2016年,阿里就提出了“五新”战略。三年云栖大会,是阿里智慧业务的不断进阶。今年9月的云栖大会上,阿里着重讲解了城市大脑的应用,就是”驱动数字中国“。以杭州为数字化城市样板,基于阿里云技术下,城市在生活、产业、公共安全、交通、政务等各方面的数字化运作新形象。这样的定位,这样的思路,使得阿里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落地。所以云+智能,就绕不过去,必须要走。

城市大脑的定义和缺失

“城市大脑”这个词是阿里造出来的。按照阿里的定义,城市大脑是支撑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基础设施,其核心是利用实时全量的城市数据资源全局优化城市公共资源,即时修正城市运行缺陷,实现城市治理模式突破、城市服务模式突破、城市产业发展突破。当然,城市的生活方方面面,是一个无比复杂的巨型系统。想要做到全局优化,在短时期内非常困难。目前最大的应用场景,是在城市的交通管理中。

11.jpg

阿里城市大脑

阿里作为一家体型庞大的互联网企业,涉足多个领域实属正常,也已经布局多年。但之前的布局,重点一直在云。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都在云的范畴内。犹记得这两年杭州和深圳出差,下了飞机,映入眼帘的,都是巨幅的阿里云广告。赋能工业,赋能航运,赋能酒店。云,就是当年的分布式计算,不是什么新的概念,只不过它的应用场景在亚马逊、谷歌、阿里、腾讯这样的巨头不断丰富下,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智能化这块,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做的并不强,一直缺少核心突破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前端感知的节点。

12.jpg

神经网络的感知节点:树突和轴突

如果给城市装上大脑,姑且叫“城市大脑”,那一定密布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将感知到的东西回传给大脑进行处理,大脑发出指令,将无序的非结构化数据经过计算和分析,变成结构化数据,对城市的运营进行优化和高效管理。但我们仔细研究神经网络的生物结构图,会发现神经网络的最前方,布满了放射状突起,名为树突。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入细胞体。还有一个突起是轴突,分布没有树突密集。它的作用是接受外来刺激,再由细胞体传出。一进一出,与我们智能化的前端很相似。而阿里的云,一直缺少的,就是这类突起,也就是感知这重要的一环。之所以缺失,是因为阿里不是做硬件产品的企业。如果没有感知刺激的突起存在,大脑也好,神经网络也好,即便是再发达,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响应新的变化和刺激,只能处理存量信息。把一个人比作一座城市,树突和轴突是感知,细胞和神经网络是云,大脑是大数据处理中心,手、脚、嘴、眼、鼻、耳、喉既是接受刺激的前端,也是接收大数据结果产生行动的终端。阿里的这次调整,很明显是要弥补“城市大脑”的短板,将感先于传,服务于大数据。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阿里在提出“城市大脑”这个概念的时候,其整套方案是不够完善的。如上述分析,大脑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感知部分缺失,如何能形成结构化信息和指令,去支配四肢的行动呢?分布式计算是存储和处理的单元,如果没有感知数据反馈上来,再好的大脑也是一片空白。如果是纯粹的平台型系统,那阿里就变成了集成商。它的系统集成能力如何?是集成交通项目还是安防项目,亦或是环保、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项目?再有,城市大脑强调“全量的城市数据资源”,这个资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谁能把资源交给第三方平台运营和管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如何保证?如果整体小生态不完备,如果说不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强行造词,那可能营销的功能要比实用的功能更多一些。

似曾相识的云智能

其他行业的人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感觉,作为安防行业的人,云智能这个概念和架构并不新鲜。2017年安博会前,海康威视正式发布了AI Cloud框架。同年,大华也提出了云生态的概念。

AI即人工智能,Cloud即云。人工智能云,阿里这次调整,与AI Cloud框架从字面上看,严丝合缝,相差无几。

13.jpg

海康威视 AI Cloud架构

但海康无论是企业的类型还是定位,都与阿里有很大区别。海康是设备商,立足于安防,向自动化和智慧产业等非传统优势行业延伸,面向物联网。海康做AI Cloud,相对于阿里而言,最大的优势首先是在前端,是无数个树突和轴突的存在,也就是经营多年的监控设备。AI Cloud的基本理念是边缘设备与云端系统的融合,即云边融合。把智能化前端摄像机作为边缘节点,在云端和边缘节点中间加入边缘域,用于感知数据的汇聚、存储、处理和智能化应用。再将经过处理后的数据汇集到云中心,进行多维数据融合、处理。这套框架系统,可以用四个关键字概括,即感、传、知、用。感:边缘感知;传:按需汇集;知:多层认知;用:多级应用。其中的感是海康的传统强项,传、知、用是将感后的数据延伸,实现视频数据的结构化、可调度和多场景应用。AI Cloud可以说是起源于安防,应用场景不局限于安防,几乎可以涵盖可视化领域的每一块阵地。其次,海康也好,大华也罢,在视频领域耕耘这么多年,深耕行业,无论是PB还是BB,都实现了高度的通用和定制两条腿走路的能力。这是阿里这类平台类企业所不具备的。

阿里们的思维和安防企业的定位

阿里作为国内少有的国际化互联网公司,相信企业的战略不是闹着玩儿,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进行的业务拆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消费人群存量的基数逐步缩小,中国互联网经济人口红利时代已经到了拐点。互联网企业靠的是流量和流量变现的能力。如果最底层的用户量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便客单价提升再多,也赶不上存量消耗的速度。所以阿里、腾讯、百度不得不在拐点出现之前,寻找新的出路。今年调整架构的不光是阿里,腾讯在今年9月,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整合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和LBS等行业解决方案,推动产业的数字化升级。 

无论阿里、腾讯还是百度,BAT三家,相比安防这类纵深行业,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户群体和云。用户就不说了,PB和BB本就不是个人用户的定位,只有民用才符合。云才是他们的杀手锏。三大巨头在初期,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了庞大的公有云。在之后的赋能产业过程中,又发挥公有云的规模和经验,较早建立了私有云以及混合云。

作为安防人,我曾经也有疑问。AI Cloud的提出,是不是有授人以柄、向人递刀的可能?比如华为,比如阿里,人家科班出身,就是做云出来的,安防企业叫视频智能化就完了呗,干嘛非要去趟这个浑水呢?

经过多向学习和思考,最后仿佛有点琢磨明白了。还是以AI Cloud为例。我们看这个词,这是两个不同含义的词拼出来的概念,这不能叫词了,是个词组。AI不是云,云也不是AI。这两个技术是互为作用力的。安防企业的传统优势在前端AI化,但是如果仅仅实现了前端智能,而没有边缘域和云作为载体支撑,我们可能就沦为了纯粹的硬件商,而非解决方案提供商。干行业的人都知道,产品最基础、最关键,但也最累。而安防企业这几年的转型,明显就是奔着解决方案供应商去的。既然奔着解决方案来,云就绕不过去。

14.jpg

智慧云服务行业模式示意图

做解决方案,就要服务于次终端或终端用户(非个人终端),服务用户就要硬件设备+平台化、软件化。云并非只有一层,而是多级的。如果阿里们做PaaS层,那安防企业针对的就是终端和次终端的SaaS层。这是安防企业的公共业务和企业业务提供云服务区别于互联网、通信公司的核心。

服务于智慧城市级项目,除前端智能和云之外,还要经过大数据处理中心的分发。如何建立素材库,对图形图像进行快速检索,对人、车等个体如何定义画像和判断,我想这应该是安防企业最擅长的事情了。

大企业扎堆做智能云的原因和难点

海康2017年10月提出“AI Cloud”;大华2017年10月提出“云生态”,2018年10月提出“HOC城市之心”;华为也在2018年10月提出“iCAN”,阿里在2018年11月调整框架,将云和智能合并。为什么无论安防、通信、互联网企业,都要扎堆进入智能云(不光有视频智能化)呢?无外乎原因有三。其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给了众多企业足够的想象空间,可以把自己擅长的事情无限扩展,打造多级、多领域应用场景;其二,以感知为核心要素的智慧产业(包括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安全、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等)市场存量和可扩展量巨大,是物联网化的必经之路,商机无限;第三,人工智能并不成熟,可进步的空间很大,如果不在最前面这一拨占领阵地,自己将来的业务恐无立足之地。

但无论是BAT,还是海康、大华,或者华为,面临最大的问题其实不在于产品和技术,而在于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不断满足来自不同业务部门的不同利益和各种需求。引用我之前写的东西,描述如下:

从全局和横向讲,省市一把手要的是提高效率,便于管理,但是到了下边,这套巨复杂系统,无论从管辖权、使用权,都存在着各种矛盾。如果全省一盘棋,那么这个省就必须有类似于科信局这样的组织来做业务部门的职能服务。那各业务部门势必也要设立相对应的职能部门去和省立部门对接。对接之后,还存在着业务部门是职能部门的内部客户,业务对于系统的使用是否到位和上心,决定着职能设立的必要。而且横向管理还有覆盖行业太广这样的问题。这就很难满足各个行业定制化的需求。那就真变成了为了设立部门而设立部门,添油战术,兵家大忌。

从业务端和纵向来讲,省厅这类主建的机构和专业部门对业务的管辖具有很大权威性。可这类部门很难逾越跨部门协调的尴尬窘境。交通部门的数据能否为环保部门所用?端口是否开放?开放规则怎么定?服务商是谁?都是问题。

如上所述,这些难题摆在面前,是城市智能化过程中现实存在的,但必须跨过去。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依靠先进生产力进行的自我革命。军区主战,军委主建,军工企业主提供武器。这个思路如果能够贯彻到城市级项目中,问题早晚会解决。如果能够把科信局、科通处、技防办这类职能化组织进行业务化调整,调整成为数据型业务部门,用业务服务业务,进程可能会更快。

降低用户TCO,提升用户整体效率,是科技进步和服务客户永远不变的原则。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无论是哪家企业去做,都会有好的结果。

责任编辑: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