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企业哪里来的舒适区?

2019-03-19 14:32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长安事

近日,看到一篇名为《安防巨头海康威视走出舒适区》刷遍朋友圈。初看标题,还以为是海康的软文。仔细阅读了三四遍,越往后越觉得,虽然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家安防龙头企业的溢美之言,但如果深挖,却反映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财经媒体对专业行业的理解,与行业内的人视角有很大不同。对于行业的产业链、产品技术、走势发展的观点,有着很多不一样的诠释。当然这不能说谁对谁错,视角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不一样。从行业和客观的角度出发,我们也从行业视角探讨一下这篇文章,以及人工智能大热背景下安防企业的发展。

竞争对手的定位

在这篇文章的序言中,作者提到,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商汤旷视这些AI独角兽、华为阿里这些跨界巨头纷纷杀入,海康威视将面对全新竞争局面。从行业角度看,这个立意从一开始就存在些许偏差。无论是海康、大华,还是宇视、雄迈、科达,或者是平台和集成类企业,从一开始就没把AI企业当做自己的竞争对手。而旷视、商汤等企业,安防仅仅是一个应用场景,他们的大多数精力不在这个领域,所以也没把自己死死的定位成安防企业的竞争对手。

微信图片_20190319143906.jpg

从技术和落地上看,我们要探究AI企业(广大媒体大多数泛指人脸识别企业)为何选择把应用场景最先落地在安防。除民用电子消费品之外,AI目前从理论上讲所能应用的领域,包含了金融、医疗、汽车、交通、安防等等,这其中安防应用风险是最小的。关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金融和医疗、交通等不容出错,而安防应用相对来说,更多的应用于身份识别、追逃和概念上的危险预警和主动布防,说来说去,还是信息化,只不过是把信息化做了延伸,把视频大数据做了快速处理的分类。出错了,大不了就是误报和遗漏,出不了更大、更要命的事。在选择落地安防后,人工智能对于用户来说,本源的诉求是提高效率,从而降低成本。但AI到目前为止算法和应用都不成熟,还不能非常有效的降低客户的TCO。看产品和软件效果,不能把实验室环境和复杂环境混为一谈。算力不足,算法精准度没达到足够高的水平,且原有旧系统与人工智能平台的兼容存在问题时用户的两级操作或者多级操作,在提高用户效率方面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诸如误报、识别误差、多次操作等)。而且到目前为止,AI软件企业的工程化和前端产品化能力都非常有限,大多数样本都是偏安一隅的小型和封闭应用场景,能系统性的拿得出手的案例很少。有软件但缺乏有效的前端载体,这是很致命的弱点。在降低成本上,AI软件企业的一台小型机价格不菲,在未能将算法集成到摄像机和录像机的时候,用户一听价格恐怕就要考虑再三了。

从产业链角度看,安防行业的产业链可分为:元器件供应商->设备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工程、集成商->用户(政府、企业和个人)。从这个角度看,AI软件企业在产业链中,似乎找不到自己更好的定位。芯片不做,IC不做,设备能找代工做但产能和管理水平有限,下游更不做,在产业链中难找自己一席之地时,就说明这条路从短期看是走不通的。

微信图片_20190319143921.jpg

再看华为和阿里。华为擅长做管道,阿里擅长做大数据运营。但无论是管道还是大数据,城市级服务都是基于PaaS级的公有云,而视频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物联网环境下,更愿意为企业用户和政府用户提供SaaS服务。安防企业在向视频物联网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服务用户也从公安向金融、教育、交通、医疗和工业自动化、城市管理等多领域拓展,每一类用户中的每一个客户,都有不同的需求,这种需求往往是刚需。而针对不同需求就要开发不同的应用。这种零散而细碎的工作,贴近深度行业用户的解决方案,是华为和阿里并不愿意去做的。华为的定位是插大旗,而不是把原来有的业务模型打散。而渠道选择与华为合作,除了看中华为的品牌价值,更看重华为通信的入口。阿里的城市大脑,在神经元网络的树突,也就是前端没解决前是缺少眼睛和感知的。文中提到的阿里拿下的50多个城市级项目和分给商汤30亿的订单,也仅仅是意向,并非实锤。落地相对难度较大,这我在之前写的一篇《阿里合并云智能的背后:并非什么新鲜事》中也有提到。所以华为和阿里想做总,视频物联网企业想做分,没有绝对竞争,只有相对互补。

竞争对手分两种,销售眼中的竞争对手和公司战略层的竞争对手。短期之内,几家公司的销售可能为了拿项目、拿客户,将对方视为潜在的对手,忧心忡忡的同时又互相看不上。而战略层讲求合纵连横,在相互制约和合作中共同发展。战略中谁也不会天天盯着别人,一定是将审视自己放在第一位。

相对的舒适区

文中提到,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说:“这只是一个自然延伸的过程,海康不会停留在舒适区。”在熟知安防行业的人来看,这里所说的舒适区是相对的,而不是躺着赚钱的绝对舒适。

安防行业近十年来的几次洗牌,没有一次是惠风和畅的,总是充满着腥风血雨。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叫《深圳为什么出不了海大宇》,虽然对该论述不是全部赞同,但其中描述出的技术和产品进步淘汰了大部分落后产能是行业内的共识。如果说2010年的高清大潮是安防监控的集体升级换代,那么2012、2013、2014年的几次同质化产品的价格绞杀,让安防这个小行业、小江湖短时间内变的异常惨烈。再到后来的网络化和深度行业化,更是面上风平浪静,水下暗流涌动。如今智能化大潮来袭,没人能独善其身。可以这么说,安防企业这么多年,没过过一天舒服的日子,竞争和进步每天都在进行着。直到今天,海康内部还流传着十几年前胡扬忠怒砸DVR的典故。纵观海康、大华、宇视等企业,有靠硬盘起家,有做代理出身,有从母公司剥离自生自灭,哪个是躺赢呢?近几年的高速稳定增长的背后,也总是伴随着不断的调整和改进。据我所知,海康也好,大华也罢,从公司的结构到服务的定位,没有一年不发生变化的。大华甚至是一年一小变,两年一大变。而智能化的布局,也是在三、四年以前就启动了,包括机器人、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等,并不是去年才做,而是早有布局。

文中引用行业内人士的话说,“海康最大的优势在于渠道能力,哪怕在很多县一级的客户那里,海康都能做到有人长期驻守。”安防行业的人都知道,最早擅长渠道的是大华,海康早年间在渠道上的表现并不好。之所以现在能有这样的评价,是在于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层不断的调整策略和适应市场。如果没有2015年-2018年三年间的分销、渠道政策变化和改革,没有渠道团队的拼命,县一级用户和遍布全国的O店就只能是个理想。而在海康拓展渠道的时候,大华也在做调整,将原有重体量的渠道缩减,将产品和解决方案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这也是2014年大华净利润仅仅增长1.04%的重要原因,也是转型的阵痛。但过了2014年,大华的营收和利润又重回高增长,壮士断腕要勇气,光鲜背后是咬牙。任何一个企业的核心优势,一定是产品、技术和服务,而不是单一的营销和宣传。任何一个企业要生存,一定是在不断的革自己的命。文中提到的安防是个大行业,其实与通信、电子等行业比较,安防真真的是个小行业,想在小行业生存并做大,其过程一定是艰苦卓绝的。所以舒适区仅仅是数字和财报上的舒适,但凡经营企业,就没有舒适区可言。

视频物联网的数据运营

在文中最后一个大的段落,着重描述了智慧城市的数据应用。文中指出,“不少已经开始做平台化布局的公司看来,数据打通是关键的一环,这样更有利于平台的高效运转,实现通用型应用。要打通数据,就得上云。”这其中就包括阿里这类公司。

阿里在互联网中做大数据运营是非常成功的,从流量分发的计算到用户群体的画像都很精准。但不是什么数据都能打通、都能变现的。腾讯手里有大量的社交和通信数据,但是马化腾明确说,通信、社交、用户行为不能打通,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基于城市级的视频大数据,除了少量的商业街区、社区、楼宇等节点采集的数据外,公安、交通、金融、工业自动化等大部分数据是安全等级要求很高的,事关国家安全和个人、企业隐私,数据很难做到公有云上,即便是上云,也不能做数据变现。做数据运营的公司,说好听了是让平台高效运营、相互协同,说直白点还是想要数据变现。那么这么一堆监控数据,不公开,难变现,对于商业运营来说价值在哪里?怎么保证视频信息安全的风险控制呢?如果这些前提条件都没想明白,那么公有云上的视频数据管理以及流量变现就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而阿里和腾讯能做的,是城市级的非私有云应用平台。如医疗挂号和支付、城市停车管理、运输调度和征信体系等等。在智慧城市体系中,这些流量是可以管理、可以运营、可以变现的。这与视频物联网的数据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写在最后

在与行业内的知名学者交流对这篇文章的看法时。他说,不同角度看到不一样的事实,财经媒体更喜欢光鲜的公司,更喜欢那些喊跨界、喊颠覆的公司,因为那样更吸引眼球,这可以理解。这一定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理解不一样。

对于不是人们所熟知的行业,大众和财经媒体的关注点,是市场第一、资本第一,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反而居其次。老百姓几乎都能讲上一段华为的故事,都能说上一段马云的名言,但对于公共安全和视频物联网,知之甚少,大众媒体的解读也不会像大行业一样深刻。行业媒体能够看到深度,但行业媒体的广度和覆盖人群及话语权不够,这是一对相互矛盾的事实。但媒体的作用,不单是宣传阵地,更应该扮演智库的角色,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舆论导向。如何能建立起这样的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协调通信的机制,还需要我们多多探索。

责任编辑:潘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