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大火的背后是消防环节的错漏

2019-04-18 09:39 来源:智安物联网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6日凌晨三时许,法国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塔楼起火,一小时后火情迅速蔓延,塔尖在大火中坍塌。据法国媒体报道,塔尖坍塌后巴黎圣母院的所有木制框架都在燃烧。大火绵延,数公里外都能看到冲天的烟雾。

据法国消防部门发言人表示,目前仅仅只保存下了两座塔和大教堂的主体结构,其余部分已是断壁残垣,内部文物损失暂时难以统计.......

t01ff294e0a90f4a321.jpg

巴黎圣母院大火的背后是消防环节的错漏

是那个环节出现错漏,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其实早在《周易》有云:"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而东汉史学家荀悦在《申鉴。杂言》中进一步明确提出:"防为上,救次之,诫为下。"而巴黎圣母院的这次悲剧,本质上是智能消防设备的“失灵”所导致。

据可靠资料,巴黎圣母院的火警铃在当地时间周一下午6时20分首次响起,去查看火灾的工作人员没有发现任何火情,直到23分钟(6时43分)另一声警报响起,安全员才发现天花板上出现火情。当第一个警报响起时,电脑定位给出了错误的位置。最终是两名安全员在巴黎圣母院塔尖的底部发现了火情,当时火焰已大约有9英尺(约2.74米)高。加上巴黎圣母院本身为几乎纯木制的结构,火灾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开来,进而导致了这一场可怕的大火。

而在灭火过程中,因为街道狭窄消防车只能进入两辆;因为失火的塔尖过高水炮难以够到;因为近乎纯木制的建筑结构难以让飞机用水弹灭火。最终导致巴黎圣母院内部文物损失暂时难以统计,而建筑仅仅只保存下了两座塔和大教堂的主体结构,其余部分已是断壁残垣。

由此可见,在这起事故中因为“技防”的失效导致“人防”纵使有心杀贼亦是无力回天。

该如何加强文博安全

从传感器来看

现如今烟雾等传感器必不可少。传感器技术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基础技术,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可以代替甚至超越人的五官功能,提供具体环境中的大量可靠、准确的感知信息,为火灾风险预测提供完备和可靠的数据资源。智慧烟感可在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区域内的火灾烟雾,并且连接报警系统和云平台,使报警信息能及时传递给消防监控室和消防部门,实现消防报警智能化。

从预测系统来看

新技术加持下大数据+人工智能构建的预测系统。依靠海量数据的支持,而数据的采集涵盖面较为广泛,更为精细化。除了各类传感器采集的感知信息数据外,还将涉及到单位信息、建筑信息、历史火灾信息、历史检查隐患记录以及其他相关采集数据等等。仅建筑信息一项,又细划分建筑类型、建筑年龄、层高、建筑面积、耐火等级、入驻单位数量、最大可容纳人数等等部分。另外,消防需要与公安、安监、交通、工商、住建等部门进行对接,建立了与消防安全管理有关的基础业务数据池,形成统一的“消防数据云”。

从监控设备来看

在智慧消防的整体部署当中,智能摄像机还是整套系统中较为核心的运行载体,能起到监测火情的作用。但对于这种智能摄像机,除了要求摄像机本身在存储等方面具有硬性标准之外,其在技术方面还必须满足如清晰度、监控范围、耐高温、耐水等多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在火场这种极端环境下,持续、稳定的为消防人员提供正确有效的情报,助其顺利的灭火。

从消防机器人来看

其实早在2016年我国的消防机器人就已经进入故宫灭火,其占地小、机动性高、能比人更快的完成消防任务、不用考虑其极端环境都是它被人称赞的优点。但其高昂的造价、维护保养复杂让许多消防队望而却步。消防机器人属于高等学科知识和各项先进高新技术的集合体,研制时间较长,研制经费较高,且生产数量并不多,造成价格普遍昂贵,不能大量配备消防部队。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财政拨出能力有限,也是其不能大量配备消防部队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克服这一项项难点以后,体型小巧还可克服极端环境所带来困扰的消防机器人才能正式登上火场。

从智能无人机来看

随着近两年无人机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已从过去“只是空中侦察火情”,升级为在火灾抢险中能拼能打的“单兵”。目前国内已经有三种物流无人机可以载重1.5吨以上,可以用于空中洒水或者灭火剂,提升了航空消防直接灭火的能力。对木制结构的建筑,因无人机比传统的直升机更容易控制,可采用多批次少投放的策略进行有效灭火。但可惜的是,目前在无人机领域领先的中美两国,都难以解决成本问题,消防无人机离大规模列装尚有一定距离。

结语: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化消为防,防则避害,避害则安居。不断提升智慧消防的技术水平,以做到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巴黎圣母院的这场悲剧是世界文化史的一次重大损失。

责任编辑:潘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