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鄞州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06-14 01:51 来源:仪表网

 近日,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印发《鄞州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以下称《方案》),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完善提升四大行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更多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回收循环利用链条,提升全社会企业和居民获得感,加快推动鄞州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根据《方案》,到2027年,全区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培育省级以上制造业数字化标杆试点单位40个,全区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实现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限上二手车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家电年销售量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全区全品类收运体系城乡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废旧物资集中分拣处理中心3个、废旧物资回收站点500个,机动车报废回收超3000辆/年,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7项以上,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地方标准及“浙江制造”标准28项以上。

在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方面:1.推动制造业数智增能。推进大型企业智能化升级引领,打造现代化新型产业组织单元。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1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75%以上。以列入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等国家、省级试点示范的企业为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家电和纺织等行业中小企业轻量化数字设备改造。增强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加快甬江软件产业园(元宇宙产业园)建设。加强数字化改造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行业产业大脑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提升,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度培育。到2027年,新增工业机器人3000台、“未来工厂”2家以上,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总量达到12家以上,两化融合指数达到127。

2.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聚焦数字、汽车、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新材料、关键基础件、新能源、时尚纺织服装、现代健康等重点行业和“224X”千百亿级产业集群,推进百亿工业投资工程,加快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淘汰,更新一批轻量化、智能化先进设备,支持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各类场景提供高质量产品供给。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2027年组织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120项以上,其中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个以上。力争每年有项目列入国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支持。

3.实施能效标准引领。依法依规淘汰不符合现行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的落后低效电机,开展电动机、变压器等通用设备更新改造,鼓励企业采用2级能效及以上的电动机和变频调速永磁电机。开展在役空压机更新改造,鼓励工业企业按照1级能效标准新建或改造压缩空气站。

4.推动能源设备更新改造。推进明州热电燃煤机组节能改造3万千瓦。支持新能源领域整机、零部件生产企业购买工艺更加先进、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满足新能源市场日益增长的产能需求。到2027年完成3000千瓦以上光伏组件更新,推动光伏逆变器微型化、智能化、高效化升级。继续推动老旧变电设备和输电线路改造、电网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更新,加快淘汰运行年限超25年且能效达不到准入水平的配电变压器,每年投资2亿元以上。

5.加快生态环保设备改造升级。推动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省控以上水质和空气自动站智能化升级,到2027年建成1个人工智能环境监测实验室,建成21个三江一级支流水质自动监测站,完成3个水站、1个气站智能运维改造。鼓励重点排污单位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危废经营单位技术改造升级,探索电镀行业多级防控体系建设。推广工业集聚区“绿岛”环境管理模式,协同“污水零直排区”“无废城市”建设,到2027年,建成2个挥发性有机物集约共享基础治理设施。

6.推动建筑领域绿色化、数字化改造。以建筑设备、外围护结构等为重点,推进存量建筑节能改造,优化负荷供需匹配,提升用能系统能效水平。到2027年力争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75万平方米。推进建筑领域物联网技术运用及建筑产业平台打造,加快传感器、高速移动通讯、无线射频、近场通信及二维码识别应用,推广钢结构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和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生产线。

7.加快老旧小区住宅更新改造。加快老旧小区住宅电梯改造升级,对交付年限15年以上、配置水平低、运行故障率高、安全隐患突出、群众更新意愿强烈的住宅电梯,制定更新、升级或大修改造计划,到2027年累计报废更新或大修改造老旧住宅电梯100台以上。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到2027年新加装电梯200台以上。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和装配化装修,推动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协同发展,鼓励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售型保障房及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采用装配化装修,针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旧改类未来社区建设项目推广装配化室内装修模式。

8.完成老旧燃气、供排水设施设备改造。结合城镇燃气整治计划,落实燃气管网新改建计划,到2027年完成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更新改造项目25个以上,燃气用户金属软管使用率达95%以上,生产经营场所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全覆盖。完成老旧燃气厂站更新改造2个以上,新建城市燃气管网30公里以上。推进加压调蓄等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到2027年配合市水务集团完成供水泵站设施升级改造16个以上。

9.推动城市生命线设施更新改造。推动城市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建设,配合市级部门打造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监测平台,有序开展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改造。到2027年,完成地下管廊改造7公里,完成桥梁改造19座。深化落实照明设施能源管理工作,新改建路灯均采用LED灯并接入“一键启闭”平台,至2027年更换老旧照明控制箱33套,增补无线遥控终端52套。

10.实施消防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水平和应对火灾突发事件能力,针对现有消防设施老旧损坏情况,结合新技术发展需求,推动开展消防设施更新改造工程。对公共建筑、老旧住宅小区以及重要场所如商场、学校、医院,尤其是高层商业体等区域开展消防设备设施更新升级,确保如灭火器、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应急照明装置等消防设备设施均符合现行执行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推动电瓶车充电设施改造升级,降低充电起火事故风险。积极引入智慧消防理念和技术,对消防监控指挥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火情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实现消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快速调度。

11.推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加快推进环卫领域设施补短板、强弱项,结合垃圾分类世行二期项目,到2027年落实垃圾分类智能箱1000台,更新环卫作业车辆15辆,城市垃圾转运站规范化改造4座以上。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到2027年提标改造污水管网20公里以上。

12.加快城市新能源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鼓励充电基础设施相关企业主动适应电动汽车转型,加快充电桩大功率供电、智能有序和车网融合互动等升级改造,及时淘汰老旧桩、故障桩、僵尸桩,到2027年底推动老旧低功率充电桩换新600个以上。配合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实现运营商在本地网间互联,降低网络时延,提升跨网访问速度。

13.推动公共区域和道路安防设备更新改造。按照公共视频监控建设“五统一”改革要求,有序开展前端物联感知设备智能化改造,加快交通枢纽、交通道路等重点场所视频监控、卡口类配套安防设备更新改造,着力构建算力、算法一体化布局。到2027年更新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4640台,实现城市新建改建的前端设备智能化比例达100%,实现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农村重点部位视频监控无盲区。进一步拔高数字化集成系统配备水平。

14.加快推动公共交通新能源化。配合推进城市公共交通领域车辆电动化替代,到2027年新增和更新巡游出租车汽车中新能源车辆比例达80%,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巡游出租车占比超过95%。

15.有力支持交通领域设备更新。全面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鼓励国四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到2027年力争淘汰500辆以上。加快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更新,到2027年淘汰国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900台以上。落实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要求,鼓励老旧运输船舶提前淘汰更新,支持新(改)建新能源货船投用。

16.加快农业机械设备更新。加快淘汰老旧或国二及以下柴油农业机械,到2027年淘汰300台套以上。加快高效低耗智能农机推广应用,加大对农业生产耕、种、收、管、烘等环节的农机装备更新力度,到2027年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主要农业生产作业装备更新率达到60%以上。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到2027年累计建设提升大棚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推进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到2027年新建或改建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3个。

17.提升教育设施设备水平。深入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基础设施提质工程,更新科创平台、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数字资源中心等仪器设备,持续完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争取到2027年专业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以上。按规定配好中小学实验仪器设备,并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推动实施“午休躺睡”工程。

18.提升文旅设施设备水平。实施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计划,推进索道缆车、游乐设备等景区设备更新提升,推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智能穿戴等技术的应用,构建智慧出游新体验。到2027年提升4家重点旅游景区,建成智慧旅游景区4家,更新索道缆车、游乐设备、演艺设备等文旅设备更新投资额0.3亿元。积极推动剧院数字化改造。

19.提升体育设施设备水平。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村级全民健身广场、足球场(笼式足球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体育公园等基层体育场地设施设备更新建设,鼓励学校、基层社区、镇村等适度加快老旧体育健身路径更新,有效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身需要,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考虑重大赛事要求和赛后维护利用,推动重大体育场馆建设及设备更新改造,提升综合性国际性赛事承办能力。到2027年更新区级公共体育场馆2处,更新公共体育设施160处以上。

20.开展医疗装备更新。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支持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推广使用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超高清视频终端、4K视频终端、医疗电子等智能化产品,到2027年,力争医疗装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以上,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装备配置达标率达到100%。

21.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提升。加快推进宁波市第六医院扩建工程等四个重大医疗卫生基建项目,力争2026年底全部投用,新增床位1254个。推进公立医院病房改造提升,到2027年2-3人间病房比例达到84%,适度提高以妇产科、儿科、老年科等为重点的单人间病房比例。推动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安防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

责任编辑:石旭